虽说“秋风起扬帆证券,蟹脚痒”,秋天才是吃螃蟹最好的时节,但不少老饕更爱抢先“六月黄”。
“六月黄”也叫童子蟹,指的是农历六七月上市的大闸蟹幼蟹,
此时的大闸蟹个头不大,壳薄肉嫩、蟹黄饱满呈流脂状,味道鲜美且更易入味,是不少老饕的心头好,也有着“夏日第一鲜”的美誉。
在黄酒之乡绍兴,人们喜欢将“六月黄”与黄酒搭配,制成醉蟹,打造出酒香与蟹香融为一体的地方美食。
01寻宝记绍兴醉蟹上市了!
“闻之酒香四溢,清鲜可口,蟹肉细腻紧实,蟹黄蟹膏清香四溢”,是不少顾客对寻宝记绍兴醉蟹的评价,兼具食材本味的清鲜与黄酒独特的馥郁芳醇。
这种品质首先得益于寻宝记绍兴醉蟹用料精良。据寻宝记官方公众号显示,寻宝记在阳澄湖建立了绍兴醉蟹蟹苗培育基地及合作养殖基地,从养殖源头开始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,养殖、生产、物流、仓储、终端一系列流程可视可控,确保登上餐桌的每一只螃蟹,都是品质上乘的阳澄湖蟹。
同时寻宝记根据时令节点选用不同大闸蟹:每年醉蟹季到来前,寻宝记创始人张亮带领团队前往养殖基地实地考察。农历六月选用“六月黄”,让食客抢先品味大闸蟹的鲜美;9月大闸蟹季精挑细选更加肥美的大闸蟹。
不少顾客在大众点评上留下了他们对绍兴醉蟹的评价:“十年花雕醉蟹膏如沙扬帆证券,脂香酒香炸裂舌尖”“醉蟹膏满肉肥,酒香缠绵唇齿”“花雕熟醉蟹惊艳全场”……
如今,寻宝记绍兴醉蟹已经上市,时令限定“六月黄”带着十年陈花雕酒再次进入菜单。
02绍兴醉蟹:黄酒与蟹的奇妙邂逅
一只蟹,一壶酒,醉蟹自古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。
李白在《月下独酌》中写到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”,大赞醉蟹滋味如仙酒,但此时的醉蟹多以生醉为主;苏轼《老餮赋》中记载“蟹微生而带糟”,这时的醉蟹也并非真正的熟蟹;直至现代,绍兴人仍有食用生醉蟹的习惯。
如今,大众点评必吃榜绍兴菜品牌“寻宝记”,对醉汁进行改良,持续研发创新熟醉蟹,让绍兴醉蟹更符合现代人的口感与饮食习惯。
寻宝记绍兴菜出品总监钱建祥多次在采访中介绍,寻宝记以十年陈年花雕酒搭配绍兴母子酱油、16种香料、水果制成的秘制醉汁,将蒸熟后的大闸蟹浸入其中,酒香渗透进蟹肉,蟹肉细腻紧实,蟹黄蟹膏清香,既保留了黄酒的醇香,又杜绝了生食的风险。
六月黄外壳脆、内壳软,肉质鲜嫩带甜,煮熟后加入黄酒,视觉上,黄酒的琥珀色与螃蟹的金黄色“相映成趣”;味觉上,酒香渗入蟹肉,让蟹更显绵密,蟹肉裹着微醺酒香,甜鲜中带着温润回甘,一口回到江南夏日的风雅。
03屡获大奖:国字号认证的绍兴味道
正是凭借传统工艺与创新风味的深度融合,寻宝记绍兴醉蟹获得了业界普遍认可:当选奥古斯“大中华区必吃优选菜品”;荣获第二届绍兴菜名店、名师、名菜评选中的“最具绍兴特色名菜”等众多奖项,并多次登上央视等主流媒体。
2025年2月5日,绍兴醉蟹更是作为绍兴菜代表亮相央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四季,镜头下凝膏状的蟹黄蟹膏让人看得垂涎欲滴。
3月,寻宝记携醉蟹亮相广东地标美食展,获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利永周盛赞:“每一口都是江南风味教科书”。
4月,中国饭店协会授予“寻宝记绍兴醉蟹”国家级“地标美食”认证,寻宝记成为此次认证中浙江唯一“地标美食代表性企业”。
当十年陈花雕酒醉汁工艺成为寻宝记的技艺内核,其独特的风味辨识与文化符号,正推动绍兴菜从地域美食向全国IP ,“闻之香甜、食之清鲜”的味蕾也成了绍兴独特的“印记”。
如今,寻宝记绍兴醉蟹全线上市,将最佳赏味期的“六月黄”与黄酒融合,盘中那片诱人的红亮,静待顾客慢慢品尝。
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